phoyo from:http://goo.gl/zIkAOQ |
「我們在孩提時代讀到的書 ─ 已不復存在。
它們一頁頁剝落,隨風散去。
那些骨子裡還存著童年的人 ─ 該以新的方式寫下這些故事,賦予它們原貌。」
─ 布諾‧舒茲(Bruno Schulz)
文/林蔚昀
(本文和譯詩曾刊登於聯合文學273期)
布諾‧舒茲的未亡人
1942年,二次大戰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一封給猶太裔波蘭作家布諾‧舒茲(Bruno Schulz)的信被投遞出去 ─ 寄件人是來自華沙的十八歲青年葉基‧費曹斯基(Jerzy Ficowski)。信中,他以顫巍的語氣向舒茲訴說,閱讀小說《肉桂店》(Sklepy Cynamonowe)帶給他極大的震顫及喜悅。他感到羞赧,在這之前他竟對「本時代最偉大的作家」一無所知。他懇求舒茲不要拒絕這孺慕/感謝之情,並膽怯地表示,希望會收到回信。
幾個月過去,費曹斯基始終未收到來自作家的隻字片語。次年,他輾轉得知,那地址早已失效,而地址的主人則於數月前被蓋氏太保槍殺。那封未被拆封的信成為費氏生命中無法彌補的遺憾,此時,他下了一個重要決定:他將竭盡所能為布諾‧舒茲立傳,以重建那隨著心愛作家的猝死而消逝的傳奇國度。
由於戰爭,費曹斯基不得不將他的重建工程暫時擱置。與眾多當時的愛國青年一樣,費氏積極參與反抗德軍的地下活動,包括1944年的華沙起義(Powstanie warszawskie)。在為期六十三天的血戰後,起義在毫無外援、彈藥匱乏的情況下徹底失敗。多達二十萬波蘭人在此戰役中喪生,少數倖存者 ─ 如費曹斯基 ─ 則被遣送至位於德國的集中營。這段慘痛的經驗後來被費氏在其詩作《比如說我》中記錄下來:「我的世代 在年輕時就被射殺 餘下 零星樣品 比如說我」作者的語氣看似平淡,卻比任何激動的控訴更能顯現出戰爭的殘酷。
1947年,戰後餘生的費曹斯基回到波蘭,開始著手蒐集關於舒茲的一切。這趟過程是艱辛的;無情的戰爭不但摧毀了舒茲及他的親友,也帶走絕大部份他曾經存在的證明 ─ 他的手稿、信件、畫作。有如在長夜中摸索的旅人,費曹斯基跑遍波蘭、烏克蘭、美國,嘗試挖掘出那些失落的信件、舊照片,從殘破的手稿/素描及戰爭遺存者的記憶中拼湊舒茲的臉孔。歷經千辛萬苦,反覆修訂、擴充,費曹斯基終於在2003年發表了最為完整的舒茲傳記 ─《異說的國度》(Regiony wielkiej herezji)。
時代的見證人及鬥士
事隔三年,我仍清楚記得發現《異說的國度》英譯本時的感動。書中,作者以抒情、略帶傷感的語調娓娓細述舒茲不為人知的生平事跡、他的靈感泉源以及與當代其他偉大心靈如貢布羅維奇、維特凱維奇等人的交流互動。對於同樣為舒茲深深著迷的我來說,讀到費氏的文字,有如尋到一個未曾謀面、卻心有靈犀的同門師兄。當時第一個想法是:當我抵達波蘭,我必須去找這個作者,以他的母語對他說:「謝謝您寫了這本書。您的著作完美重現了舒茲所經歷的,那個消逝的時代。我完全瞭解,對於您,舒茲是個多麼重要的人 ─ 我也有同樣的感覺。」
2005年,我終於如願來到波蘭。在日復一日、與波蘭文文法交戰的艱苦學習過程中,我沒有忘記這份承諾。偶爾在書店瀏覽費氏著作,我總會如巧遇老友般,對首頁上的名字會心一笑。然而,正如費曹斯基與舒茲一樣,我還是與這位同門師兄錯身了。在我還來不及對費氏說些什麼,或以原文閱讀他的作品之前,他已於2006年以八十二歲高齡撒手人寰。
費曹斯基的死使我產生想要進一步認識他的渴望。當我初次以波文讀到其詩作《老歌手》時有一種想哭的衝動 ─ 詩中的句子「…那熟悉 不復記憶的旋律 我一生都在哼唱它」不正是費氏創作及處世精神的最佳寫照?六十餘載,費氏始終忠於他發下的誓願,不斷透過對舒茲、吉普賽及猶太文化的研究重現那被戰爭摧毀殆盡的世界。他稱自己為「倖存者」,並視保存歷史記憶以及讓當代波蘭人了解自身過去一旨為創作理念。
費曹斯基可貴的一點在於,他不但對波蘭二戰時期的歷史有著深厚的情感及關注,對於當下的現實也有一份強烈的責任及使命感。在共黨執政期間他曾多次簽署給政府的公開信,反抗其對工人的壓迫及對言論、思想自由的箝制。他曾說:「我並不相信這些給政府的信會對現實產生什麼立竿見影的改變效用 ─ 但我更不相信沉默。」由於費氏的政治活動及其直言不諱的作風,他所有的作品在七零年代末期皆被共黨政府封殺。雖然遭受百般挫折,費曹斯基仍選擇站在最前線,為那些沒有聲音的人發聲 ─ 這份對真理的執著及對人類自由的追求,可說是其少年時代愛國行動的延續。
1999年,致力保存猶太、吉普賽文化的「邊境」基金會(Fundacja „Pogranicze”)設立了「邊境人」(człowiek pogranicza)獎項,而首屆獎主正是本領域的權威 ─ 葉基‧費曹斯基。今年初,我為了蒐集關於費氏的資料而來到位於瑟尼(Sejny)的「邊境」基金會;在那個曾有大量立陶宛人、猶太人及吉普賽人居住的波蘭東北小鎮、在白色的猶太教堂裡,我聽到一群年輕人演唱古老的吉普賽聖歌。我開始明白,為何費曹斯基會花上一生的時間追尋、重建那個文化 ─ 那是一種言辭無法訴說的神秘悸動,從童年的角落如音樂盒的旋律般隱約浮現。我想,我找到了和費氏的共通語言。縱然費氏已聽不見我的話語,我還是想在此對他說:「我聽見了您的歌 ─ 我會把它唱下去,以我自己的方式。」
〈老歌手〉
許久前 某個人以歌聲哄我入睡
是媽媽或祖母 我已說不出
一點點 這裡的小調
落入我深處
如沉入水中的石子
四散
滾向地平線
我以為它們消失已久
早已沒於水底
昨天
它們從深處呼喚我
像是滅頂教堂的
鐘聲
我認出
那熟悉 不復記憶的旋律
我一生都在哼唱它
僅在呼吸中
啊老歌手
在我入睡前
請再搖搖我吧
〈比如說我〉
我的世代
在年輕時就被射殺
餘下
零星樣品
比如說我
你可以憑此
認出我們
耳朵時時警戒
聆聽
遲來的槍聲
然而
感謝重聽
我們未走向刑場
並且 不受懲罰地
跨入二十一世紀
比如說我
驚訝地發現
身旁
一人都沒有
關於【波蘭‧Polska】
是在許多意外的因素下接觸到這個靦腆又有趣的國家(雖然照永和哥和波蘭友人的說法他們是對母國超多意見←但其實波蘭的民族性之一就是愛碎碎念!!!!),在有機會接觸異國文化加上發現台灣關於波蘭的資訊非常非常少的情況下,雞婆的小潘決定要好意思的把自己知道的馬路消息,廳堂資訊都挖出來給大家分享。
歡迎各位對波蘭有興趣或是有甚麼想要發問或高談闊論的,在底下留言討論!讓我們一起立足台灣‧放眼世界吧!(真的好意思把自己提升到這種地位)
關於〈波蘭旅遊〉
關於〈波蘭 小百科〉
關於〈波蘭 資訊〉
關於〈波蘭 文化〉
最後最後,如果內容還喜歡的話
誠摯地邀請你加入FB專頁,三不五時更新本台最新消息吧!F&M 波蘭口水台
Promote your Page too
0 意見:
張貼留言